德阳市以基层治理“十大微改革工程”为抓手,创新推出“家校社”协同育苗,通过聚资源、拓方式、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治理中的基础性和压舱石作用,推动家校社从“分离”迈进“共育”,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提升基层教育治理效能。
一、整合育人资源,汇聚治理元素
坚持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原则,从师资力量、服务阵地、资金保障等入手,多渠道、多方式推动资源要素向教育一线倾斜聚集。一是多方位整合师资。组建“骨干+志愿”服务队伍,采取“自主申报+学校遴选+社会延揽”的方式,整合中小学教育名师、协会专家、“五老”等各类家庭教育指导志愿者4405名,分别建立学科培训、心理关爱、家庭指导、健康宣教等师资库,实行教育部门提级备案,师资力量共享共有。二是多层级搭建阵地。聚焦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用好“校内+校外”育人阵地,采取率先建设一批、择优命名一批、改造提升一批“三个一批”的方式,整合德阳文庙、德孝文化城、黄继光纪念馆、罗江范家大院、什邡家风馆、绵竹廉政文化基地等文旅资源,为开展协同育苗供给服务阵地51处。三是多渠道募集资金。采取财政资金划拨一点、社会力量捐赠一点、教育成本节省一点等方式,统筹用好留守学生(儿童)关爱工作专项资金81万元,“10元微爱”基金、青自协志愿服务经费等部门资金232万元,以及按照4元/小时的标准低偿收取课后延时服务成本费,为协同育苗提供可持续、稳定的资金保障。
二、健全育人机制,夯实治理基础
针对协同共育基础薄弱、群众认识不足等问题,通过延时服务、志愿服务等,有效完善共育机制,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一是推行全覆盖延时服务机制。坚持充分尊重、依照意愿的原则,全市280所中小学校推行课后延时服务,61所中小学试点开展寒暑期托管,切实解决家长“看护难”问题。同时,定期开展课程设置调研和延时服务满意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调整服务内容,确保服务常态长效。二是实施民生类项目发布机制。依托关工委、团委、总工会等群团部门,针对儿童、学生等群体谋划一批民生类项目,通过项目发包、项目申报,发布儿童关爱社会工作服务项目6个,开展“传爱信使·陪伴成长”“点亮六一·共护未来”“朋伴左右·逆风成长”等系列活动156场次。三是建立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为进一步关心关爱青少年,在主城区城市社区与驻德高校共建19个校外实践基地,用好教师、巾帼、政法等1033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大队,常态化开展“家访、法治进校园、旌心微课堂”等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累计举办法律讲座、留守儿童关爱等志愿服务讲座500余场次。
三、拓展育人方式,丰富治理成果
坚持把育人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外活动、开展特色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科学设置特色课程。注重长见识、练本领、增才干,围绕课业辅导、劳动实践、兴趣培养、社会服务“四类活动”,因地制宜开设“妈妈社团”“猫爸课堂”“德慧课堂”“网上家长学校”等10余类家庭教育大讲堂,设置绘画、陶艺、剪纸等特色课程,开展农事体验、户外研学等丰富多样的校外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技能。目前,共计开设特色课程135期,参与学生近24.9万人次。二是定期开展特色活动。制定《德阳市规范化家长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建设城区中小学家长学校49所、城乡社区家长学校1117所,定期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亲子活动等针对性、个性化指导服务,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庭教育氛围。截至目前,共举办各类家长教育活动282场次,参与活动家长1.8万人次。三是分类打造特色服务。根据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教育需求,依托“幸福驿站”“童伴之家”“千名教师访万家”等活动载体,招募童伴妈妈180名、配备心理教师200余名,分类开展家教家访、心理健康教育等特色服务,累计服务特殊学生15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