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推进“双减”试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各项试点任务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试点工作。坚持将落实好“双减”试点决策部署作为打造“幸福教育”的首要之义,纳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点任务,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双减”工作,审议通过了《以“双减”试点为引领,打造沈阳“幸福教育”实施方案》。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教育、宣传、发改等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形成上下齐动、部门联动、条抓块管、系统推进的工作机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制定任务清单、事项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做到清单化管理、压茬式推进。
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健全完善规范校外培训联席会议制度,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厘清职责、分类治理。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广泛接受各方监督。开展为期3个月的第一轮专项治理,重点治理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开展培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等重点问题,坚决做到检查到位、督促到位、整改到位、处罚到位。全面排查、清理培训广告。对现有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细化制定设置标准,落实年检年报制度。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对问题严重的机构,一律纳入“黑名单”实行动态监管。强化风险预警研判,建立培训机构矛盾风险排查预警日报告制度,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预警,妥善化解。指导校外培训机构做好从业人员的转岗、分流、解除劳动合同等工作,目前已妥善解除劳动合同138人,将168名校外培训机构优秀教师招聘到全市各中小学任教。建立预收费信息台账,及时动态掌握预收费及消课情况,有效避免因退费难出现群体性事件。加强宣传引导,召开全市培训机构负责人会议,约谈130家重点机构负责人。通过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沈阳教育发布等方式,向家长和社会宣传解读政策,仅沈阳教育微信公号“双减进行时”专栏累计阅读量就达2100万次,为“双减”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舆论氛围。
持续提质减负,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规范教育教学秩序,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坚持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严格实施学生在校时间规定和教育教学计划,严禁削减或挪用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课时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修订完善中小学教学管理规程,分学科研制课堂教学框架要求和评价标准,将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教师评价主要依据,共遴选101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学校、60所基地学校和226所达标学校。依托“数字沈阳”,组织名优教师征集、研发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入实施中考制度改革,继续深化“走班制”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改进学生培养模式和教育评价方式,全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将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与“双减”工作整体设计、同步实施、一体推进。自主研发的义务教育作业专区上线运行,教师可参考平台范例,分层设计基础性、拓展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全面推进“基础+弹性”作业模式奠定坚实基础。问卷调查显示,全市家长对学校总体作业管理满意度达97.07%,学生满意度达96.98%。从2017年秋季学期起,每年安排近1.8亿元开展“弹性离校课后服务”,免费提供普惠性课后服务,适当开展体育、艺术、科普等个性化课后教育。全面落实“5+2”课后服务时间要求,做到学校全覆盖、服务品质化、保障高效化,基本实现了学生离校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有效衔接,学生参与率达96%。部分学校试点开展周六课后服务,进一步化解家长周末看护难问题。同时,探索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赛艇、攀岩、编程、独轮车等校外资源供学校使用,并按照每年每生1000元的标准予以经费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