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最新动态> 正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将持续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战略!

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以实施基础教育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乡村教育振兴的短板弱项,不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夯实乡村教育服务保障,努力促进乡村教育提质升级,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条件

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建立厅领导包抓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及移民重点县工作机制。指导市县区统筹编制“十四五”时期城乡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指导山区九县加快推进乡村相对集中办学,推动各县(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遵循群众意愿,强化食宿、交通、安全等条件保障,进一步发挥集中办学效益。对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满足学生就近就便入学需要。加快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对标国家创建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2022年统筹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资金10.1亿元,用于改善中小学校舍和生活设施,新建、改建运动场地,配备各功能室设施设备等。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城乡共享,组织各市、县(区)按照“城乡联合、片区一体、以强带弱、共同提高”原则,实施城乡一体化、乡镇中心学校与村小捆绑等办学模式,确保每一所乡村中小学校都有城区学校对口帮扶,促进城乡学校共享教育资源、管理方法、特色品牌等。提升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200M以上带宽接入率、班级数字教学设备配备率、在线互动课堂覆盖率均达100%。按照“自治区带市县、市县带乡镇、乡镇带村组”原则,推动城镇学校与小规模学校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三个课堂”全覆盖,不断提升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

二、建强教师队伍,提升专业能力素质

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加大补充调配力度,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紧缺问题,持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教育厅联合自治区党委编办出台《关于建立事业编制周转池的意见》,2021年以来分批次下达周转池编制3200个。拓宽培养补充渠道,2022年通过事业单位招聘、特岗教师、公费师范生等方式补充教师1500余名,多种方式引导中小学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学校交流,比例达37%以上;选派300多名优秀教师开展支教活动,进一步充实乡村学校师资队伍。推进实施“国培”“区培”计划,面向全体乡村教师,开展分层、分类、分岗精准培训,推进校内、校际、城乡联动教研。持续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和乡村教师走教计划,促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有效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建成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精准培训教师4万人次,实现教师智能素养培养培训全覆盖,全方位助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不断提高乡村教师补贴标准,发放生活、午餐、交通等补贴,每人每月最低补贴580元,最高补贴达1100元。对在乡村学校连续工作满15年以上的教师,取消职数限制,职称评聘适度倾斜。新建周转宿舍7134套,为1.4万名乡村教师解决住房问题。每年按10%的比例评选认定乡村骨干教师,给予1000元的奖励,评选100名“最美乡村教师”并进行表彰,不断提升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强化帮扶支持,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聚焦乡村教育振兴,不断强化政策措施供给,集中攻坚、补齐短板,努力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制定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劝返复学工作指南,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党政管、部门清、乡村找、学校保、家长防“五位一体”工作体系,持续做好核查劝返工作,实现辍学学生常态化“动态清零”。在落实好国家脱贫地区和农村专项招生计划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地方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力度。近年来,通过各类专项计划,8600多名农村学生进入全国重点大学学习。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依托乡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青年之家”,组织农村大学生,开展以公益看护、课业辅导、兴趣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暑期托管服务活动。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推动农村学校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中心,通过开设“亲情视频网络电话”,开展“爱心父母”“亲情妈妈”等活动,用心用情努力确保每一名留守儿童安全有保障、学业有指导、情感有抚慰。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xinwen/35604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