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最新动态> 正文

南京举行家校共育工作现场会 实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频共振

4月16日,南京市家校共育工作现场推进会暨中华中学第九届“家长开放日”举行。活动中,一场探讨亲子关系的“圆桌派”引人关注。现场,家长学生畅谈当下有关亲子关系、家校沟通之间的问题与困惑,专家针对各种矛盾进行指导,让大家受益匪浅。

当天下午,南京市各区、各直属学校德育和家校共育工作负责人,300位家长代表、150位学生代表以及中华中学的全体老师参与“圆桌派”。

现场,创意短片《勇敢说吧》以碰撞的视角点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围绕几个典型的话题,由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分别讲述自己想对家长(孩子)说的话。围绕视频话题及呈现的矛盾,家长、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展开了讨论。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朱曦表示,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只有先去理解,而后才能正确引导。没有理解,一切教育、引导都难有真正好的效果。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蒋京川认为,必要的挫折教育还是要有,孩子成长道路上有成功也会有失败,这是人生的常态和真相。孩子需要有挫折、失败、挣扎等痛苦的体验,从而增强他们面对挫折时的钝感力、心理韧性以及应对挫折的经验。要循序渐进,培养孩子对挫折和失败的“脱敏”能力。

活动中,学生代表徐逸杨和他的母亲杨雪琴,带来了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一段沙画视频的配合下,母子俩敞开心扉,现场对话,从矛盾重重到相互理解,让人感同身受。

中华中学校长徐飞在现场通过分享三个小故事,引导家长站在学生视角思考和行动。该校还宣布成立家长导师团,聘请一批有经验的老师和专家担任家长导师,在“四史”学习教育、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与家长面对面的指导和帮助。

参与“圆桌派”活动的高一学生顾佳依的妈妈说:“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和平台,让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自己,剖析自己在教育中的问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走着走着就偏离了方向。我今天记录了很多,我们缺少的不是技能,而是认知和观念的转变,回去之后还会再次反省、不断学习、换位思考。参与孩子的教育,对于我们父母也是一种再次成长的动力,我们也要在性格、人格、学识的不断进步中,给孩子树立更好的榜样。”

为进一步推进家校共育,今年2月,南京市教育局推出“促进家校共育十项举措”,印发了《关于开展首批“家长互助示范团重点项目”申报的通知》,活动得到了全市广大家长的积极响应,共征集到200余个申报项目,经评审,遴选出“闪电骑士亲子骑行队项目”等100个“家长互助示范团重点项目”。当天,南京市教育局在现场向各位家长公布首批南京市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家长互助示范团重点项目。

另外,南京市教育局于今年寒假期间设计开展的“一份特殊的‘家庭寒假作业’——亲子创意年 大Jia一起嗨”活动,也广受学生家长欢迎。投稿量达10万余件,作品总浏览量达11万多人次。市教育局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最终评出 “缅怀航空烈士”等30个一等奖,“家庭音乐会 ”等100个二等奖。昨天,2021南京市中小学生“特殊的寒假家庭作业”评选结果也正式发布,同时市教育局宣布启动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亲子“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征集活动。

据了解,做好家校共育、身心健康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经成为学校和家庭的共同目标。徐飞说,中华中学将进一步增强家校共育工作的使命感,用好家长导师团,持续优化“家长开放日”这一品牌,为家长和孩子搭建更好的互动平台与沟通桥梁。

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贺承瑶说,教育部门将切实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首位担当,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进一步凝聚系统內外合作力量,努力开创新时代家校共育工作新局面,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全社会的文明和谐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相信,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共育,一定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教育磁场,绘制家校共育同心圆,实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同频共振。(孙星星 钱红艳)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xinwen/33905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