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纳社会力量助学金,为重度特困家庭应届大学新生提供资助补充。“让寒门学子能与同龄人一样接受良好教育,是改变他人人生命运的重要前提,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宝鸡市政府实施的“高等教育6000元入学资助”,泛海控股集团实施的“泛海助学行动”一次性5000元助学金,虽然解决了寒门学子的大学入学难问题,但是仍有部分重度特困家庭应届大学新生入学后,面对每月1000余元的生活费,还是愁坏了整个家庭。为此,该县教体局党委积极联系县委统战部、团县委等相关部门,吸纳各种社会力量,组织实施“金徽正能量公益基金会精准扶贫公益助学金”“‘爱心100’助学行动”“眉县政协爱心济困资助”“西安商会爱心资助”等资助项目,每年发放资助资金近20万元,为特困家庭应届大学新生填补求学之路上的“粮饷”漏洞,确保他们“上学前不愁,报到时不愁,入学后不愁”。
吸纳社会力量助学金,为特困家庭高中生、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资助补充。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教体局党委积极联系民进宝鸡市委、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实施“贝壳助学”——贫困高中生帮扶项目,自2018年春季学期起,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中阶段学优生91名,支出善款63.55万元,2021年春季学期还将发放5万元;从2020年冬季学期开始,该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继续联系北京明伦公益基金会“小海豚关爱成长计划”——事实孤儿帮扶项目,开展为期3至5年事实孤儿及家庭贫困小学生的资助,计划帮扶115名孩子,每名事实孤儿每年资助2000元,帮扶其改善生活状况,助其阳光健康成长;并多方联系太白山环保助学会为县内沿山地区困难家庭中小学生捐赠衣物、学习用品等,以减轻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生活开支。
吸纳社会力量助学金,为部分重度特困家庭中身体或心智不健全的特殊学生提供资助补充。党的十九大提出,“办好特殊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落实残疾儿童教育“全覆盖、零拒绝”的这一刚性要求,让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残疾儿童都能充分享有受教育权,该县教体局始终遵循“为孩子明天着想,替家长社会分忧,让生命更加精彩”的办学宗旨,着力打造“通向明天——残疾少年儿童助学计划”,积极联系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慈善协会、爱心企业捐资助学,先后向县特殊教育学校募捐办公设备和师资培训共90万余元。同时,每逢传统节日积极开展爱心人士为学生捐助衣物、食品、学习用具等物品。近三年来,慈善部门、爱心企业和人士先后向困难学生家庭捐赠家庭生活物资60万余元。此外,充分发挥本县三所县级医院在残疾儿童学前康复、自闭症儿童教育康复等方面的专业作用,积极联系卫计部门每年对特教学生开展一次康复义诊活动,更好地保障了特殊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教育体育局在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认真研究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全面实施关爱困难学生行动,持续强化“上级助学资金+社会公益助学”模式,扩大救助规模,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扎实做好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兜住每个孩子的受教育权,确保全县学生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张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