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发布以来,眉山市彭山区结合区域教育实情,积极构建课后服务“3+”体系,将放学后教育的“空白期”提升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可为期”,丰富课后服务内涵,提高课后服务吸引力,推进课后服务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将课后服务打造成为素质教育的平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同时深化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全区学校课后服务提供率100%,教师参与率100%,学生参与率97%,家长满意率达99%,实现课后服务零投诉、高质量,学生参与校外学科培训人数下降至10%以内,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得到强化。
“大课+小课”,将学习课程和技能课程轮流进行,让课型“活”起来。大课两节,每课40分钟,用于学生学业完成和兴趣培养;中间穿插两节小课,一节15分钟的经典文化课程,用于学唱经典歌曲、诵读《国学启蒙》经典诗词、讲四史故事、赏析中国历代经典字画、临习书法等;一节10分钟的劳技课,完成校内认领的环卫“责任田”,体验扫地、拖地、擦窗、除草、修枝等生活技能,锻炼动手能力和培养服务他人意识。此种灵活丰富的课型让学生的精神状态在松弛和紧张中交替,能及时纾解学生疲惫,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学得开心,学得高质。
“作业完成+兴趣培养”,将学科辅导课与综合特长课同时进行,让课程“活”起来。每天一节作业完成课,用于学科分层辅导,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拓展,小学基本做到学生书面作业不出校,初中学生能完成大部分家庭作业。每天一节综合特长课,开设各类兴趣培训活动。坚持一校一特色,各校引进当地“非遗”文化项目,打造校本特色文化,形成了公义小学的武术、义和小学的腰鼓、江口小学的彭祖太极、黄丰小学的草龙、谢家中学的竹琴等特色课程;坚持一班一特色,各班根据师生特长和兴趣,开展了小制作、走高跷、赶牛、滚铁环、花样跳绳、厨艺、刺绣等力所能及的班级特色训练;坚持一生一特长,鼓励每位学生学习并掌握一样特长,陶冶情操,培养阳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一师一特长,动员全体教职工结合自己的特长承担不同的课后服务任务,形成全区教职工人人参与课后服务的局面。灵活的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五育体验,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步形成了“一校一品”、“一人一技”的学校五育发展新局面。
“校内+校外”,将走班和走教灵活进行,让上课内容和方式“活”起来。一是用好校内资源。学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流水式使用校内图书馆、微机室、各类功能室和运动场馆,创新利用学校食堂、医务室、心理健康室开设厨艺、插花、保健等特色课程,学生凭个人意愿走班参加。同时,各班辅导课采用走教的方式,将课堂与艺术节、运动会、各类比赛等形式相融合。二是挖掘校外资源。协调12个社区开展校外实践活动,带学生到垃圾处理厂学习垃圾处理,到眉州监狱接受法制教育,到敬老院奉献爱心,到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送文化进小区等;外聘有技能特长的专业人员参与课后服务,各校根据学校特色发展需要和当地人才资源现状,外聘“非遗”传承人、运动员、曲艺演员等。三是丰富教学资源。学校聘请校外专业特长辅导员、家长志愿者参与课后服务。如退伍军人组织学生军训,保洁工传授清洁技巧,交警指导交通规范,狱警开展法制教育,花工指导学生种花草等。教师家属和学生家长人数众多,接触面广,机动灵活,他们作为师资加入,极大丰富了各校课后服务的教学资源,基本解决了课后服务师资缺乏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