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培典型、表彰先进,发挥好优秀区域、优秀学校和优秀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交流项目阶段性成果,推动项目第三批工作顺利开展,5月26日,吉林省“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表彰暨启动培训会在长春市公主岭市成功召开。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战高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玉乾,吉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刘云程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长春市教育技术装备与信息中心主任潘占宏,公主岭市副市长王翠翠、教育局副局长王长宇,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强,公主岭市进修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第二批国家级示范区代表、第三批各项目单位负责人,共计约3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对国家级、省级第二批示范单位进行了表彰。
公主岭市副市长王翠翠致欢迎辞,结合公主岭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概况,肯定了公主岭市项目开展前期已取得的成果和实效,鼓励和支持各试点学校、幼儿园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渠道,深化理论和实践研究,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高广大家长的家庭教育胜任力,从而促进全市家校共育、家园共育工作更好更快发展。
省教育厅副厅长战高峰指出,学校和家庭教育只有做到理念一致、方向一致、密切协作、优势互补,才能实现教育效益最大化。鼓励各项目单位充分利用项目开展契机,借助信息化手段,更加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推进家校(园)共育工作科学化、个性化、现代化发展,带动我省的家校(园)共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培训部主任兼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许玉乾详细阐述了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历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强从项目意义、理念、目标、主线、原理、重点六个方面对“家校(园)共育”数字化项目相关支持服务进行了解读。
吉林省电化教育馆馆长刘云程强调,各项目单位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做到加强组织领导、整合多方优势、做好课题研究、发挥示范作用,主动作为、有序推进,把握好参与国家级项目的机会,为每个家庭和谐幸福、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助力,为立德树人而努力。
全国“家校(园)共育”数字化试验区、试点校(园)项目,是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发起并在全国范围开展实施。项目启动以来,吉林省连续开展了三批项目遴选和试点工作,目前,我省共有21个区域入围项目数字化试验区,有537所学校、307所幼儿园入围试点校、试点园。全省各项目单位积极响应,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本次会议既是对项目既往经验的总结和鼓舞,又是对今后项目工作的部署和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家校(园)共育质量、完善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