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家校观察> 正文

南通市通州区:家校共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南通市通州区教体局对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着力聚焦社会的关注点、家校矛盾的交汇点、教师的难点,构建家校共育的“323”模式,有效破解难题,实现家庭、社会、学校的同心同德,共频共振。

“三点”提档,打造家校共育联合体。布排“领导点”,成立家校共育领导小组,打造一支稳定队伍,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组织有序;摸排“关键点”,研究家校共育重点,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全区家校共育工作方案;掐准“兴奋点”,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开发一套特色课程。

“双圈”互动,畅通家校多向沟通回路。建设“绿色审议圈”,提升反思性实践力。每学期末,全区各校针对家校共育项目实施情况,组织教师开展总结交流活动,在交流、汇报和讨论中,教师们互相学习、反思问题,力争使家校共育工作得到优化和升级。开放“有机参与圈”,召开体验式家长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渠道,改变教师讲、家长听的传统模式,通过与家长互动交流、互动游戏、热点话题研讨等形式,将传统的家校共育变成“体验式”互动,充分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乐于全身心地投入到家校协同教育工作中。

“三键”合一,促进高品质家校合作。勤按“提醒键”,利用学校、班级微信群,定期提醒家长关注家校共育课程和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巧按“推送键”,深入思考、深度挖掘,全区开发“同心圆”家长学校课程和“心连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家长们了解陪伴与指导孩子学习生活的科学方式。打开“窗口键”,通过各学校网站、班级家长QQ群、微信公众平台,对校内的主题教育内容、学校课程项目活动、安全知识宣传教育、亲子家庭知识教育、校内新闻等,以文字、图片或视频形式及时传递给每位家长,让家长能更加主动、更加直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使这些平台真正成为家校携手的窗口。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guancha/341059.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