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最新动态> 正文

昌乐县:抓实三项制度 着力推进教师队伍评价改革

 昌乐县着力推进教师队伍评价改革,抓紧抓实抓细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家访考评、师德考核”三项制度,全面激发教育内生动力,锻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过关、业务水平过人的教师队伍,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先后涌现出县级以上教改先锋、教书育人楷模、学科领军人物1300多人,被确定为潍坊市教育治理评价改革试点县。 

一、构建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是确定原则,明晰述评内容。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遵循“全员参与、过程积累、尊重差异、客观公正”四大原则,坚持“评价即学习,也即教育”理念,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情感水平和价值观等纳入述评内容,坚决杜绝把知识、技能方面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 

二是分步推进,有效组织实施。各学校成立教师教学述评工作小组,班主任、教师代表原则上不少于述评工作小组成员的1/3,同时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和《教师教学述评评价方案》,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85%及以上审议通过后实施。每学期结束后,各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述评进行评价量化。 

三是科学量化,激发教师积极性。将教师教学述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其中优秀档次比例不超过30%,述评结果纳入教师考核,与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师德考核挂钩,促使教师进一步关注学生成长的动态性和学生的个性特征,有效实施因材施教。 

二、健全教师家访考评制度,深入推进家校共育 

一是打破传统,学科教师参与家访。每年寒暑假,组织7000余名学科教师与班主任教师共同家访,打破“家访只是班主任的事”的传统观点,帮助学科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以及学生思想、学业的变化情况与原因,切实增强家访实效。 

二是七必访,特殊家庭重点访。除普通学生外,还要对“贫困学生、学困学生、留守儿童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思想学业变化重大学生、外来务工学生、残疾学生”等7类学生进行多次访、重点访,让这些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教师的关注,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班级集体氛围,打造良好的班级班风班貌。 

三是多种形式,灵活开展家访。考虑到教师和家长的时间、精力等因素,在做到“走进村居,登门家访”的同时,教师可以辅以更多、更灵活的方式开展家访。比如,利用电子邮件、电话、微信、钉钉等与家长保持联系,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及表现情况。 

四是全程记录,落实家访考评。家访实施中,要求教师对家访的简要过程、学生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对下步家访的建议等做好记录,并定期进行小结。同时,将教师家访工作落实情况列为教师考评考核、评先树优的重要内容。 

三、完善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抓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常态化抓好师德师风培训教育,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和新入职教师培训,每年组织70余场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在全县范围内推选表扬50名师德楷模,大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形成鼓励全体教师学习先进事迹、争做师德表率的师德建设大好局面。全县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实现零投诉,707人获评市县立德树人标兵。昌乐及第中学教师王传波二度援藏,其感人事迹《寻梦高原》获潍坊市第十二届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特等奖第一名。 

二是抓规范,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每学期组织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并开展教师宣誓等活动,帮助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师德师风承诺践诺制度化。强化底线管理,针对当前社会关注的有偿补课、规范执教、廉洁从教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疏堵结合、打防并举,从根本上杜绝不良教育行为发生。同时,积极畅通投诉渠道,在网站、公示栏等醒目位置公布“县教育和体育局、教管办、学校”三级教育投诉受理电话和信箱,接受家长和师生举报。在全市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上,我县作了经验交流。 

三是抓考核,真正发挥师德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一校一案”修订师德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考核流程,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纳入职级评定、评先树优和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体制,将师德考核与教师切身利益挂钩。按办学满意度申请师德优秀比例等次,将教师个人形象和学校团队形象紧密结合。同时,实行教师师德考核前置,对师德失范行为实行“一票否决”,让师德考核真正发挥激励、制约作用。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xinwen/353512.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