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安市宁阳县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持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形成县域整体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22431宁阳模式”,即两个阵地建设、两梯队师资培养、四个学段课程全覆盖、三个志愿公益服务项目、明确一个一个目标: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水平,为家长赋能,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家庭教育工作成效凸显,成为宁阳教育改革发展的靓丽名片。
通过“全面启动、普及课程、深化提升”三个阶段分层推进。一是召开全县家庭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推动家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二是确立“教育行政部门搭台、专业研究机构引领、学校具体组织实施、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总体思路。三是编制《推进手册》,明确目标、任务和总体策略。在实践上,构建起县域整体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宁阳模式”。
一、建设好家长学校和家委会两个阵地
1.成立三级家长学校,打造家庭教育主阵地。成立“家长学校总校”,指导统筹全县整体工作;各乡镇街道家长学校负责辖区内教研和活动组织、考核评价等工作;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完善家长学校建设,统领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定《家长学校建设标准》,共评选示范校21所,县教体局及4所学被评为省级家庭教育示范基地,5所学校评为全国家校共育创新实验校。设立县、乡、校三级家庭教育工作协调员,协调组织开展工作。
2.抓实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建设,明确家委会工作的实施流程,做到有章程、有承诺、有评价、有奖惩,带动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学校发展,带动家长线上线下学习。
二、培养好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和讲师两支队伍
1.按照分批培养、梯队发展的思路,建立梯级师资培养机制。通过组织开展全员普及培训和常规培训,培养遴选出三批次305名县级骨干教师、两批次30名家庭教育讲师,形成县域内的家庭教育领军力量。在此基础上,加强专家型教师培养,推荐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4人、志愿者8人,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录制《同一堂课》12期,接受“家庭教育大家谈”采访50余期。2020年12月,山东省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总队首场“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在宁阳县举办。
2.完善家庭教育教研科研机制。一是组建15个家庭教育教研协作区,构建“县级-协作区-学校”三级教研体系。以家庭教育讲师为主体研讨商定家庭教育规划计划,以协作区教研为载体培养学校家庭教育教师队伍,以骨干教师为引领开展学校教研活动。二是加强集体备课研讨,定期组织教研活动,进行实战操练,形成共享预案,保证家长课程实施的质量。三是加强教育教学研究,5项省级课题结题,1项课题确定为市级优秀课题;31件课程参加省“家长学校优秀课程资源及典型案例展评”。四是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优质课、案例设计和教学能手评选,组织教师执教公开课、讲座并颁发证书。
三、落实好“四次八课时”课程,四个学段全覆盖
1.完善课程资源。资源建设起始阶段,引入潍坊家庭教育教材,保证家庭教育规范开展;中间阶段,从本土讲稿、优秀案例中择优汇编家教读本,丰富课程内容;成熟阶段,提升家庭教育案例,编撰出版本土化家庭教育读本,构建内容丰富的县域特色家长课程。
2.落实线下课程。各家长学校推行班级化教学,制定学校和班级教学计划,四个学段全部落实家庭教育“四次八课时”课程,每学期开学精心设计家庭教育开学第一课,保证家长学校开好头、起好步。
3.建设线上课程。一是引入“幸福路-中国家长移动学校”,免费推送家庭教育学习资源,近10万名家长注册。二是创办“宁阳家教”微信公众号,推送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教体工作,关注人数4万余人。
四、发挥好三个志愿公益服务项目的助推作用
1.每两年举办一次“家庭教育农村行”活动,举办报告28场次,3万余人受益。2017年第一期“农村行”开启了我县家庭教育破冰之旅,同时培训首批35名骨干教师,炎炎夏日,骨干教师全程跟进学习;自第二期农村行活动开始,本土成长的讲师开始上课。
2.县学生成长指导中心举办家庭教育“公益沙龙”,为家长提供“一对一”服务,答疑解惑,深受好评,被评为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迄今已举办31期。
3.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进社区、进乡村志愿服务50余次,将家庭教育知识送到社区家门口。2019年5月,在东疏镇耿庄村社区,村委会准备了一百张座椅,现场临时又增加近百张座椅,但是还有家长自带马扎,不断涌入会场,家长学习的愿望更加坚定了我们服务基层、服务社区的信心和决心。
全县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总目标,持续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家校合作更紧密了,家校纠纷少了,留守儿童减少了,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基础教育改革稳步推进。《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多次予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