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师范附属小学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让教师用心”上下功夫,有效增强课后服务长效推进内驱力。
一、精心设置,让学生喜欢
作业有度。遵循减量不减质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可持续发展需求,以“最近发展区”为基点,分层设计不同学生的“基础训练”“综合运用”“拓展创新”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得成、做得好。
课程有趣。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分年级开设艺术、体育、科创、人文、潜能、实践等六大类主题式活动课程群,细分为合唱、舞蹈、书法、田径、科学实验等68个社团,学生完成作业后,自主选课走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
陪伴有爱。一起学习、一起锻炼、一起劳动,师生、生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互相学习,齐头并进。全程和谐温馨,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又放飞了儿童天性,满足学生在有爱的陪伴中健康成长的心理需求。
二、科学管理,让家长满意
导向明确。课后服务更多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兴趣培养,向家长明确传达教育正在从“育分”转向“育人”,引导家长配合学校从培养学生“思想好、身体好、习惯好、兴趣好、阅读好、思维好”六大方向持续发力。
辅导专业。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挖掘教师潜能,引进专业人才,分作业辅导、心理辅导和特长培养配齐配足优秀师资。加强过程管理,督促教师根据学情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有的放矢,及时反馈,优化调整,提高辅导实效。
发展全面。家长可以通过学生作业、亲子交流、到校巡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课后服务多元化课程体系建设和实施情况,直观感受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客观认识课后服务对减轻学生负担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人文关怀,让教师用心
权益维护。学校充分考虑教师的工作时长和生活压力,全力维护教师合法权益,遵循自愿参与原则,实施早晚半小时弹性化上班制度,保障合理的服务补助,纳入业绩综合考评,让教师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劳动被看见、被认可。
心理建设。学校突出党建引领,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围绕“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展开广泛讨论,让每位教师充分认识落实这项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完成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好”的心理建设。
文化认同。结合学校文化系统,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共研“提高课后服务质量”课题,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使“让课后服务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成为全体教师的共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