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地处福建省中部山区,是著名革命老区和原中央苏区。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先后11次深入三明调研,16次作出重要指示。今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三明考察调研,为新时代三明发展指明方向。总书记的殷切牵挂,浸润着这片“风展红旗如画”的热土。近年来,该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建设“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争创“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为抓手,克服困难、锐意创新,举全市之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闯出了一条山区小市办成“大”教育、财政穷市办出“富”教育的道路,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快乐的大课间
完善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机制,树牢“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理念。
三明市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筑牢学生理想信念
强化思想引领。成立全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体化协同中心,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拨付专项德育经费,建立市、县、校思政课教师分级轮训制度,入选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3个、省级11个。
强化红色文化引领。开展“红色三明”系列活动,编印大中小学系列《三明红色文化读本》,深化文明校园、“书香墨香”校园创建,全市各级文明校园创建率达100%,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成为思想和行动自觉。
党政牵头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教育,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教育问题。在全市推行“六个一”落实机制,即党政主官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育工作、开展一次教育专题调研、组织一次教育座谈会,党政分管领导走访一遍辖区学校、经常联系一批名师名校长、挂钩推进一批教育重点难题。建立教育重大决策执行情况督查巡察审计行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教育政策举措落实到位。
部门协同抓。编制、人社部门优先解决教师编制、招聘、职称评聘等,财政部门优先满足教育需求,发改部门优先支持教育项目,公安、综治部门优先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自然资源、住建部门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校舍建设等。2016年至2020年,在市财政不充裕的情况下教育投入稳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由50.54亿元增长到69.3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由19.92%增长到20.73%。
系统合力抓。凝聚行政、教研、学校三方合力,形成全链条、全方位落实常规管理工作机制。先后出台推进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文件20多份,扎实推进补短板、抓改革、提质量、促公平。“十三五”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学前三年入园率98.9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2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5.79%,均高于全省乃至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办学体制机制,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推行“总校制”改革。推行总校带分校的办学模式,探索实行优质分校再带分校的跨县域“二级总校”模式,已组建81个总校,结对分校154所,实现各县(市、区)和基础教育各学段“两个全覆盖”,有效缓解“择校热”问题。
探索“总园制”改革。按照“统一办园理念、统一育人目标、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办园水平”总体思路,建立“总园制”办学组合21个,涉及幼儿园59所,改革试点实现全市全覆盖。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的重要任务指标纳入民生工程项目,出台民办幼儿园定级评估标准和管理办法,率先启动偏远农村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学前三年入园率98.94%、公办率62.09%、普惠率94.64%,居全省前列。
实施“积分制”入学改革。坚持公平公正、便民为民,探索非“三统一”人员子女积分入学办法,开发建设积分入学系统,汇聚公安、人社、税务等部门要素信息,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2020年、2021年秋季,市区小学通过“e三明”入学平台报名招生分别为5169人、5298人,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着力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小学“强基”工程。全聚焦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小学阶段学生成长、发展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创建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优质学校。目前已创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225所,入选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99所。
初中“壮腰”工程。坚持“抓中间、带两头,宽进口、厚出口”,做好与小学、高中紧密衔接,改造薄弱学校、提升薄弱学科,带动基础教育办学水平整体提升,初中“壮腰”工程入选2018年教育部教育重点工作事项、省委改革试点项目。
高中“筑梦”工程。落实创新人才培养、一体化衔接体系、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研究、教学专项视导等工作举措,推进高中联盟协同发展和示范辐射带动,推动高中优质特色发展,2020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
构建全链条教师成长机制,增强教师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
健全培养机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本土化”相结合,深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交流合作,市本级近三年连续安排500多万元经费用于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建立优秀年轻校长培养工程百人人才库,成立各级名师工作室71个,近三年招聘新任教师4600多名,省、市级名师名校长增至3200多人。
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全市统筹、保障急需、动态流转、用后返还”的教师编制周转池制度,调剂近1700个编制给紧缺县(区),调剂100个空编专门用于中小学引进人才。实行紧缺学科教师专项招聘和师范生到乡村任教学费代偿制度,中小学教师招聘到岗率达85%,其中50%以上到乡镇及以下学校任教。
创新激励机制。突出“优教优酬、多教多酬”,出台基础教育工作绩效考评指导意见及教育质量、培优补差、班主任、名师名校长四个考评办法,形成“1+4”正向激励机制,将文明奖、综治奖等纳入市、县财政预算予以保障。近三年共新增追加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2.31亿元,并实行差别化发放。
抓实教育热难点问题破解机制,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持市县联动、综合施策,按照“规范一批、整改一批、取缔一批”要求,搭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平台,建立并动态完善黑白名单制度,着力解决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难题,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
多样化拓展课后服务。全面推进“1+N四点半学校”工作,出台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工作方案,开展“七彩暑期、护航成长”活动,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暑期托管服务,推进课后服务向暑期延伸。全市开展课后服务学校368所,自愿报名参加学生189127人,实现中小学课后服务全覆盖。
实施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构建教育部门牵头,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协同参与、市县联动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体系,对全市2.76万名留守儿童全部建档立卡,实施全覆盖“1+N”师生帮扶和“1+1”同伴帮扶机制,让留守儿童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