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最新动态> 正文

“双减”政策落地 家校共同努力

下午4点,铃声响起,但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小学的学生并没有走出校门,学生们都留在了学校,他们即将开启课后托管服务时间段。

新学期开学开始一周,银川市部分学校开启了课后托管服务,部分学校还在准备当中。“5 2”模式应当如何科学有效施行?学生和家长应如何适应新政策带来的新变化?带着问题,记者走访了宁夏教育领域专家、学校、学生家长,来听一听他们如何说……

学生开始受益 家长焦虑还需纾解

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朱家仪觉得自己最近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前一个小时我可以把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都写完,后一个小时音体美老师会来给我们上课。我参加的是合唱社团,唱歌可以让我更自信。”朱家仪在学校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后,回到家再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过去,我不会用小学的解题思路辅导孩子写作业,孩子的作业怎么都写不完。”兴庆区一小学生家长陈女士说,新学年学校施行了课后延时服务,从4点到6点,解决了作业辅导的问题。

“原来,我家孩子班上基本95%都在补课,其他孩子都在上,我们不上就会落后。现在周末不能在外补课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西夏区实验小学学生家长马女士对目前孩子的教育问题有点迷茫。

“害怕孩子跟不上”的担忧,让部分家长还是不想完全放弃课外培训班。“现在还是很担心,新政策刚开始施行,学校、孩子、家长都在适应中。”银川兴庆区一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家长王女士说,尽管老师反复建议不需要报课外学科类培训班,但她仍担心孩子跟不上,给孩子报了线上英语口语网课。

“减负不减质” 各方齐努力

“‘双减’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设计。”银川市金凤区一名数学老师说。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同时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校外内容减了,校内如何做强做实?宁夏教育领域专家表示,“双减”的落地见效离不开“双加强”,应该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加强校内教育质量。

银川市兴庆区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孙伟表示,只有校内工作做扎实,充实校园师资力量,家长才不会焦虑,不用非得把孩子送到校外学科类辅导机构去,能把孩子放心地放到课后服务中。

专家表示,在推进“双减”工作过程中,还需发挥校外资源力量。比如,学校可以联合校外培训机构或者有才艺的学生家长进行补充教学,将校外的项目引入学校。由学校搭建平台,各方力量共同努力,为学生开阔视野、全面发展、实践锻炼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新政策 新气象 新挑战

“‘双减’对学生和家长都是好的,在家中不能自觉的学,在学校有学习氛围,孩子能主动去阅读、写作业。”银川市金凤区第四回民小学学生家长陈女士说,现在孩子回到家能做一些锻炼身体的运动,能与家长做一些亲子类的活动,“希望我家的‘小胖子’变苗条。”

“9月7日,我们发了调查问卷,征集一下家长对课后服务的意见,看看家长有哪些建议,我们也会根据家长的建议,邀请一些家长来参观或者邀请家长来进行座谈,进一步做好课后服务工作。”银川市第十五中副校长赵梦颖介绍,围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生活生存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5 2”课后服务设计,其中周一到周四主要解决学生作业中遇到的困惑,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周五开展社团课程,拟开展学科拓展类、艺术类、体育类、社会实践类、创客类共50多门社团,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课。

近日,自治区教育厅分别向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学生家长、中小学教师分别发出《致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告知书》《致广大学生家长倡议书》《全区中小学教师承诺书》。

《告知书》从审批手续、场地安全、培训时间、人员管理、收费规定、广告宣传、信息公开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行为。《倡议书》倡导广大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减负共识;引导高效学习,提高校内学习质量;理性对待培训,减轻孩子过重负担。《承诺书》强调教师要从政治、学习、仁爱、敬业以及教育教学方面不断提高师德修养,从严规范教学行为。

宁夏教育领域专家表示,“双减”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加强联动。家长要树立长远育人目标,不盲目攀比和焦虑。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xinwen/343138.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