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出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教育回归它本有的属性——教书育人,而非产业化获利或功利性竞争;《意见》出台,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学生发展不仅仅是培优,更是要培育,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是从党之大计、国之大计角度作出的重大安排,重在贯彻落实!
核心是减负,减负是学生能够更好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首先影响身体健康,其次是因为竞争压力大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再者是与社会脱节、缺乏生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创造能力。负担减轻了,就能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关乎落实立德树人的大问题。
关键是治理,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是减负的重要环节。当前,校外培训机构严重偏离方向,许多教培机构超纲超前教学,违背教育规律,冲击学校教育秩序,家长也因剧场效应被裹挟被动补课,放大了教育焦虑,增加了学生负担,扩大教育的不公平,破坏了教育的良好生态。校外培训机构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学生的兴趣特长提供服务,如提供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科技等个性化资源,丰富学生的校外生活。
重点是保障,加强公共教育资源供给是减负的重要保障。从政府来说,要大力推进学校的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也应切实管控、规范好校外培训机构的常态化治理工作,使文件精神得以落实落地。从学校来说,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作业设计,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校园生活,提供个性化成长支持,把课堂作为提升教学效益的主渠道,把校园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从家长来说,家庭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树立“让孩子全面发展”的科学成长观。
贯彻落实好“双减”工作,学校将指向有意义的教育变革。
第一,学校教育回归国家课程基准线
减负必须增效,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是根本。
教学做好五个研究:研究课标,将学业评估标准拉回到课标要求,不偏离基准线,做到应教尽教;研究教学,聚焦学生学科思维和素养培育,开展以问题解决为驱动的常外品质课堂的实践研究,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研究命题,规范考试组织,降低考试压力,提升试卷效度,树立科学的考试观;研究评价,评价上关注过程性评价,倡导多元发展;研究技术,将技术为支点撬动课堂变革,充分发挥技术可实现的师生交互、学习诊断、数据记录、资源使用等优势,创设有益于深度学习发生的学习场域,提质增效。
第二,作业设计体现校本优势贴合学情
作业管理的关键在提高作业设计质量。
在作业设计上,发挥常外教研优势,精心设计校本作业,杜绝拿来主义,坚持合作教研下智慧共享、步调一致,提高备课组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业设计体现个性化支持和关注,从课堂学习实际出发,设计有梯度的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作业设计增加趣味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创造性、趣味性、生活化的学科作业,提升学生课后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涵养教师教育情怀提升专业能力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思想教育者,是道德示范者。肩上挑着祖国的未来、人民的希望。唯有致力于投身教育事业,并立志做一名好教师,才能生发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将进一步抓好教师思政建设,涵养教师教育情怀,加强教师对于职业的认同感,肩负起职业所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同时抓好教师研修共同体建设,整体提升常外教师的专业能力和通用素养。
第四,支持个性化成长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定位是自愿原则,不强制,既不是课内反复,也不是课时增加,不仅仅是课内延伸,更多的是课外丰富。
解决家长上班时间无法接送的后顾之忧。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晚上可提供自习场所、开放校内图书馆;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暑期或周六,学校开放空间,学生可自主作业、自主阅读,开展文体活动;组织教师开展学科类补习答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辅导帮助;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学校将立足学生发展之需,通过外聘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以及主动联系校外机构联合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享受到更多更专业更优质的课后服务资源。
第五,做好家校协同构建育人共同体
开展好家长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学习组织,更新家长观念,提升教育水平,在日常中和学校保持要求同步,协同学校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密切家校联系,开展家访活动,做好家校沟通,在孩子成长上谋求共识形成合力。
“双减”回归教育本真,教育评价乃是关键
常州外国语学校教师 陆轩省
我们的教育“发烧”了,尽管已经喊了20多年“减负”,无奈是“越减越负”。随着7月24日晚《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正式公布(以下简称《意见》),给高烧的教育打了一针“退烧药”,作为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在欢呼“好雨知时节,高温乃发生”之后,也有自己的思考: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教育评价乃是关键。
一是要正确使用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
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本身所具有的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目标前进的功效和能力,这是由评价标准的方向性决定的。教师在对学生评价中不能过度关注学业评价、知识评价,“一俊遮百丑”,而将育人评价、人品评价、教育评价弃之一边,致使教育评价实践走向歧途、偏离初衷。只重视分数的结果是学生的精力用在低水平、重复过度竞争上,课业的负担却日益加重。
孩子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应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和空间。课堂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孔夫子三千弟子尚且只有七十二贤人,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课堂专注度、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记忆力等千差万别,教师不可能通过一种方法让所有学生都考高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填平不齐”,而应该承认每个学生发展的独特性,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个性。比如,如果一个孩子学习不是名列前茅,偏科,但他能在成长中不断探索、思考和犯错,逐渐有了清晰的个人规划,并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他也一定能不断获得实现梦想的方法和与实现梦想相匹配的能力,这样的孩子,会走得更远!因此,只有正确使用教育评价的导向功能,才能让“双减”回归教育本真。
其次,要树立“大课堂”评价思维。
教育因着眼于人生命的全面成长而更加善良,也使学校教育有了应有的温度。而现实却是我们把分数还看得太重太重,把人看得太轻太轻。评价者一味关注结果评价、终端评价、成绩评价,而对教育教学成绩的取得方式、取得过程、取得手段缺乏深究,其结果,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误导了教风学风,诱使师生大搞题海战术,原本生动鲜活、趣味多姿的教育教学活动被挤压变形,导致学生负担过重。
通读“双减”意见,不难发现其核心就是“减量提质”,减的是作业数量,提的是教育质量。应以学生全面、健康、主动成长为目标。教师要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重视过程评价,布置弹性、分层与个性化作业, 抓住课内教学这一知识教授的主阵地,同时善于利用过程性评价的优势引导学生参与社团实践活动,充分消化知识、培育兴趣特长;引导学生走进实践、融入社会、应用知识、生成能力、形成素养。《意见》要求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对加强课后服务提出保证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渠道等明确要求,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这一举措正是“大课堂”评价思维的体现。
“双减”出炉非常及时,非常给力,作为教师,肯定大力支持。对学校而言,将有着更大的压力,而这个压力,大多数最终都会传导到教师身上。如何让教师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如何让教师有尊严和幸福感,我们相信决策者的智慧一定会让“双减”“忽如一夜春风来,全国人民笑脸开”!
生命不止一种精彩 让孩子成为孩子
常州外国语学校 八2班范淑媛妈妈
教育一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民生话题,关于何为减负、如何减负的探讨和尝试更是从未停止。日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更是激起了社会方方面面的涟漪。作为初中生的家长,同时又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自己,是百感交集。
双减政策对于学生减负和推动教育公平,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校内提升”+“校外减负”这两个中心思想无疑对教育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也要求家长乃至社会将更多的注意放在真正适合孩子的教育之上,将教育回归到作为主角的孩子身上,回归教育本身。家长应该用什么样的姿态来面对呢?
回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操心着孩子的方方面面,以前辈的身份来规划着孩子们的未来。给他们报这样那样的兴趣班、辅导班,想让孩子优秀、更优秀、超级优秀。但是却忘了问孩子是否愿意。当然,这也是很多家长的通病,得改!不可否认,我们都想让孩子变得优秀,但其实我们更需要接受孩子们的平凡。不是所有人都是爱因斯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鲁迅,不是吗?所以,别让孩子成为没有思想的“优秀楷模”,有趣的灵魂,活跃的思维更重要。
想要做到让孩子真正成长、真正优秀,做到真正的减负,就需要做到让孩子自发学习,而不是一直被推着赶着学习。作为家长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让孩子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且能够自我驱动去了解、去学习。家长的职责则是引导,而非干预。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摒弃用时间堆积起来的“努力”和“优秀”,学会放手。让孩子从兴趣出发,自我驱动下去高效学习;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面向未来的人,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应该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
可以确定的是,校外减负的同时,是校内教育做加法,学校只有提升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服务,帮家长管好孩子的学习,以此减轻家长的负担。只有校内加上去,孩子能力加上去,校外才能真的减下来。哪怕没有学科补习班,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实,学习习惯养成,那孩子未来的竞争力也有了。
生命不止一种精彩,不要让孩子走我们安排的路,而要让孩子成为孩子,拥有珍贵的童年、灿烂的少年时光,不畏未来,勇往直前。
“双减”政策,让学习成为我们自己的事
常州外国语学校 九6班学生 赵子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标志着国家对于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正式提出要求。国家推行“双减”这一政策,无疑将减轻学生的负担,让教学回归学校,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我国义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金榜题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学生竞争被过度扭曲,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具体表现有:一是造成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压力与负担;二是很多家长为孩子报了过多的课外补习班,希望孩子能够尽可能地多学一点,以便在今后的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使得学生课外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三是占用了学生锻炼的时间,许多同学因为缺乏锻炼而身体羸弱,常常生病,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以我自身为例来说,我每周课外上三节课,这在与我同龄的学生中并不算多,但是一方面要完成学校作业,另一方面进行补习和完成补习老师布置的作业,使我非常劳累,反而降低了我正常的学习效率。
“双减”政策的实施,可以给我们学生以充足的空间,更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发展:一则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分年龄段分层次开展自主学习,基础学习任务完成较好的同学可以进行更多的学习与拓展。二是让我们学生能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性,不拘一格,多元化发展自身特长或兴趣爱好,社会也需要多方面人才。三是给我们学生更多时间运动锻炼,增强体魄,拥有好的身体是学习与生活的根本前提。四则让我们学生有更多时间与父母亲人共处,多多陪伴年迈的老人,易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推行“双减”政策,能有效地改变家长和学生对学习错误的观念,减轻学生校内与校外的学习负担与压力,对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