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雷霆出台,“家校社共育”从概念变成了学校的新常态,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很多老师觉得执行起来很难,其实有可能是大家没弄清楚“共育”的本质目的。
我认为,共育至少有四个重要目的——
第一,呼应国家“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需要我们围绕育人目标,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第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协作共育”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
第三,部分省市,比如我们山东,在实施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强调课程的主题化、生活化和序列化,突出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而“协作共育”正是德育课程一体化的关键;
第四,学校应该培养勤于实践、善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孩子,而“协作共育”正是途径之一。
在这样的四个重要背景下,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追问与诊断
在“协作共育”背景下,作为德育主任应该不断追问:我是谁,我在哪,将去向哪里,该怎样带领老师走向远方?
通过追问和反思,我认为必须从“经验主义”的泥潭抽离开来,走专业化发展路线,做专家型教师,做“研究型”干部,包括从研究、培训到审核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要能提出关键的建议。
于是,我广泛阅读,提升自我。后来又发现,仅仅靠思维迭代和能力提升还不够,还需要对过去的德育工作进行科学诊断。于是,我们邀请了专家诊断出了德育工作存在的四个问题:
年轻班主任占比70%,他们充满活力但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以及家校沟通方面较弱。
德育活动的设计不够鲜活,内容零散。
家校沟通少,家校合作共育的工作落实不到位。
没有充分挖掘社区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弱。
为此,学校提出了“情境化生本德育”的理念,以课程为依托,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将零散的德育活动课程化、系列化。同时还要积极盘活学校、教师、家长、社会资源,努力实现协作共育。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善于“穿针引线”。
穿针引线
在我们学校,德育主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穿针引线”。
1.用“远景管理”来抓班主任队伍建设
为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学校成立了“班主任成长联盟”,并通过“学习共同体参与式”的培训(读书分享、经验访谈),“情景体验式”培训(情景剧、团队活动、故事小屋),让老师们获得情景体验和互动感知。
比如,新学期“遇见最美的自己”主题培训,我们为老师寻觅了一处温馨空间,每人备好一杯奶茶,来一场美丽邂逅;运动会开幕仪式培训,我们模拟了真实情境,让大家实现自我提升。
“班主任成长联盟”为班主任提供了平台,大家在这里探索成长规律,探讨班级“发展大计”。同时,成长联盟更是一种愿景管理,将班主任的愿景和学校的愿景统一起来,形成共识,也提升了班主任的幸福感。
慢慢的,理念开始转化为行动。老师们回归到教育的初心,把孩子放在中间,也懂得了“用户思维”和换位思考,变得有行动、有故事、有温情。
2.用“三级家委会”来搭建共育桥梁
家长是协作共育的重要力量。我们积极盘活家长资源,完善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委会。我们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比如到学校做志愿者、进行校内讲座、带领孩子外出研学等。
3.通过“社区共建”让志愿者进校园
我们盘活了学校周边单位和社区资源,共建教育生态。
一是让孩子走进社区,到学校周边的新华书店做义工,放学后或者节假日到社区图书馆阅览等。
二是让社区力量进校园。我们主动邀请社区“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志愿者走进校园,在“慈幼爱心一小时”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书法、国画、歌曲、舞蹈、党史宣讲等内容的授课,指导学校社团建设,志愿参与延时看管服务。
成效评估
经过“穿针引线”,协同共育开始落地,这里,我先讲两个故事。
1.温暖家校路——形成“3+N”社会融合教育模式
校门口的交通拥堵,是很多学校的基本现状。我们学校小学部有3000多名学生,如何让他们每天安全有序入校,也是个大难题。为此,我们首创了“温暖家校路——‘3+N’社会融合教育模式”。
“3”指的是建设三个委员会:融合学校各部门,搭建学校安全促进委员会;以同一小区或相邻小区家长为单位,组建家长委员会;以同一小区或邻近小区为单位,组建“小区-社区”学生自主成长委员会,发挥高年级学生的帮扶作用。
“N”指的是学校、家长、学生、教育局、公安局、城建局、卫生局、社区等多个部门或组织通力合作,保障孩子安全出行,带动路政建设、公共交通、社会治安的全面改进。
这样一来,我们就将学校的责任分解为社会责任,形成了以学校组织协调、公安巡逻整治、城建隐患处理、社区联系邻里、家长积极参与的局面,达成了“人人自我教育、人人影响他人”的全员育人效果。
2.“研学观天下”:实现社会资源大融合
“研学观天下”课程,经过了“明确预期目标、确定评估依据、制定内容并实施”三个环节,体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融合,以及师生共同成长。首先,我们以终为始,引导教师明确四点课程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团队意识,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文明礼仪;
提升教师的课程研究力、开发力、执行力、指导力、协调力和评价力。
随后,我们确定评估依据,形成课程纲要,搭建一至九年级的研学框架和课程体系。在落实课程的时候,我们选取试点年级组建研发团队,包括顾问、组长和组员。这里以“小石头大世界——石课程”为例。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老师们阅读书籍寻找思路,在课下研讨交流,和旅行社协商,形成了基本框架,以及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标准,并探索出课程分类和课程形式。课的分类有三种——
综合实践课:方法指导课、成果分享课
主题班会课:团队建设课、“我是小主人”任务认领课
学科渗透课:语数英、音体美相关学科渗透课
课程形式也分三种——
行前校内课程:综合实践第一课、研学团队建设、学科渗透课、“我的班会我做主”课程
校外实践课程:即校外研学
行后校内课程:即“我分享,我快乐”课程
于是,一套1.0版本的研学手册和教材成型了。
之后,我们又不断拓宽课程实践活动的领域,加强学科融合和跨界学习,研发了2.0、3.0版本。课程的迭代,推动着“教师主导”走向“学生主体探究”、“封闭性课程”走向“开放性课程”,形成了从学生需求出发、以问题导引下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线、以项目式学习为路径的研学模式。
如今,3.0版本的综合实践课,孩子们能够熟练运用圆圈图、气泡图和流程图助力课程研究;主题班会课上,孩子能够自由组建团队,制定研学公约,并展开研究。社会资源大融合下的研学课程,成效显著:
1.提升了学生素养,融洽了师生关系
我们学校有“三张最美名片”,即“微笑、好问、分享”的好行为,“诚信、感恩、合作”的好品质,“悦读、善思、乐行”的好习惯。研学期间,孩子们用行动阐释了“三张最美名片”的含义。在社会参与和体验中,他们学会了帮助他人,关爱他人,感恩和爱的种子在心中播撒。
在“探寻母亲河”研学的时候,导游这样评价我们的孩子:“东明学校的孩子是最爱提问的,提的问题也很有价值!”
从校园到社会,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人文情怀、自我管理、创新精神和能力、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得到了提升。在互动中,师生们见到了彼此课堂外更多面,融洽了师生关系。
2.赢得了家长的支持
研学中,安全是重中之重。每一次研学,我们都会做好各种预案。孩子们要走的路我们提前走一走,要住的房间我们提前看一看,要吃的饭菜我们提前尝一尝……
再分享一个故事。在试点年级第一次研学家长会上,开会前5分钟突然停电了。这次会议能否成功,直接决定了研学能否顺利走下去。正当我们焦急等待时,会场突然亮起了光,是参会家长不约而同拿起手机,打开了手电筒……
这一道道光,照亮了会场,也照亮了我们的研学之路,给了我们动力。
3.提升了教师课程研发力、执行力、沟通力和协调力
两年间,我们的研学课程体系日益完善,这也正是教师课程研发力、执行力、沟通力和协调力提升的证明,情境育人的种子在教师心中扎根。
在为六年级设计“访迹圣人故里”研学课程的时候,大家开始讨论:学生要毕业了,我们送一份什么礼物呢?后来,我们决定将毕业典礼和研学课程结合,将研学主题确定为“传承·感恩·励志”,地点选在曲阜,希望孩子们传承文化,要有大格局和大理想。这一次研学课程让孩子们明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孩子们用掌声和誓词回应我们,传承和励志的种子在他们心中发芽。
从来没有一本教科书,会写满“立德树人”的标准答案,德育工作的场境在拓宽,德育无处不在,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到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
德育工作,需要我们在真实生活中,提交鲜活的答案。
檀传宝教授曾呼吁“教师德育专业化”,就是为了提高教师的育德能力和自觉性,让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管理、服务中意识到德育的存在,进而开启一场自觉、专业而有效的德育。今天,我们对德育的理解,必须置于全面发展教育的视野。教学不是智育的途径,德育也不是专门的工作,事事是德育、处处是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