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家校观察> 正文

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才能更好教育孩子!

其实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自身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的应试教育,所以有许多人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比较,想要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区分一个高低出来。

那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到底哪一个更重要呢?

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作用

01什么是家庭教育?

想要比较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高低,其实是非常难得,因为他们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发挥的作用不同,因此便难以比较。其次,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教育。

因为从时间的维度上来看,家庭教育其实是伴随着孩子一生的一种教育方式,其次从教育的内容上面来看,家庭教育传授的是一种与学校教育不一样的教育内容,它更注重对于孩子的性格的培养以及思想的养成。

学校里面的应试教育其实是对孩子知识的教授以及常识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长大之后能够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维持自己的生计。

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其实是在本质上有非常大的区别,但它们是有重复交叠的部分,有时学校教育也会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教育,在这里有些人就会认为为什么不能够直接让学校教育取代家庭教育呢?

其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来源,孩子一生所伴随着的教育,所以家庭教育注定无法被学校教育取代,他在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其实承担着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

02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首先家庭教育其实是一个个性化的教育,它是针对孩子的特别关注教导,只能够由家长来完成。

学校其实并不能够代替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以及关爱,所以家庭教育其实是针对自己孩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小时候的家庭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而学校教育是一种规章制度的教授

在孩子很小上幼儿园之前,他们所接触的教育大多数都是家庭教育,在这个时期,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这孩子小的时候,大脑还未完全发育,思想不够健全,所以他们能够学到的就是父母的言行,因此这个时候家庭教育占主导地位。

如果孩子的父母想要教导孩子,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给他们做好榜样。

而当孩子长大后上小学上初中,甚至是上高中,学校教育又显得尤为重要了家庭教育在这个时候与学校教育相比,只是起一个辅助性作用。

学校里面所教授的数学语文英语等等书本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知识不仅能够充实拓展孩子的眼界以及思想,而且还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加成熟。

因此家庭教育其实是一种潜而默化的教育,而学校教育是一种规章制度,社会常识的教育。

03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重要吗?

许多家长却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加重要,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面对不少孩子成绩下滑或者孩子表现出厌学状态时,家长们这个时候就难免质疑学校教育,他们会认为孩子的问题出现都是由于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然,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它与原生家庭的状况以及原生家庭的教育,其实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所以不能孩子一出现问题,家长就把责任归类到学校教育方面。

当然也有许多学校认为孩子出现问题大部分原因是家庭教育,以此类推,其实问题的根本出现是由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那么家庭与学校各自的责任与定位分别是什么?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04如何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如何协调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使孩子健康成长。

了解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之后,我们就更应该知道,到底怎样来协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在每一次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不能够相互推诿责任,应该从各自的教育方面来考虑孩子的问题原因所在。从而改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方式,更好地适应孩子的性格以及孩子的思想。

在学校时要以学校教育的方式为主,家庭教育的方式为辅家长们不能认为孩子在学校就完全让学校教育负责任,其实家庭教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孩子在家里面的时候,家庭教育为主学校教育为辅,他们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模式,只有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起来,最终才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guancha/33976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