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家校观察> 正文

家长义方 | 好家长的15条标准(一)

每一位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成为一名“好家长”,仅仅是爱孩子是不够的,还要有教育孩子的智慧。那么,怎样的家长才是好家长呢?我根据日常经验和前人总结,拟出下列标准。

1.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孟子说:“‘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孩子会说:“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确。”这样,亲子之间就伤了感情。就像父母要求孩子不要老玩手机,父母自己却沉迷手机,孩子会没有怨言吗?父母要求孩子每天早睡早起,父母是否能每天早睡早起呢?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是说给孩子听,而更要做给孩子看。

2.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社会中新技术的发明和普及使得就业技能和生活形态有了极大的转变。人们只有积极学习、坚持学习,才能适应这些转变,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父母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为孩子树立热爱学习的榜样,孩子就更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尊重孩子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庸,理应得到家长的尊重。尊重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从兴趣中找到乐趣,让兴趣成为孩子的老师;尊重孩子的隐私,不以“我为你好”的名义翻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的电话,翻孩子的书包等,让孩子心中留有自由;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越俎代庖,事事替孩子包办,“巨婴”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当父母懂得尊重孩子之后,孩子同样会尊重父母。

4.经常和孩子聊天谈心

家长和孩子聊天谈心能促进亲子关系,当孩子可以给父母说悄悄话的时候,说明亲子关系已经非常融洽了。颜之推说:“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当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亲密起来,自然就更愿意听信家长的话。这需要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并长期坚持下来,这样才能走入孩子心里,让孩子打心眼里认同。

5.不溺爱孩子

什么是溺爱?就是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由着孩子的性子,没有原则的爱。具体到家长行为上,就是给孩子特殊待遇,处处受照顾,高人一等;孩子要什么给什么,轻易就满足孩子的愿望;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五六岁还要喂饭、穿衣;对孩子祈求央告,孩子不好好吃饭、不按时睡觉,家长低声下气,孩子不理不睬或乱提条件。等等。家长溺爱孩子最终只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只知吃喝的米虫。

6.学会鼓励孩子

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是孩子在人生路上尤其是面临挫折或困难时不可或缺的前进动力。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有助于孩子从心里面认可自己,从而提升孩子的自信心,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7.合理奖罚

奖励和惩罚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也是需要慎重使用的手段。因为合理的奖罚可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恰当的奖罚会适得其反。家长对孩子的奖励或惩罚的范围、条件要事先和孩子说好,尤其是惩罚。否则孩子对奖惩结果不容易信服,也就无法达到奖惩的目的。其次,家长对孩子的奖惩要有理有据,而不是父母宣泄情绪的渠道。再次,家长对孩子的奖惩应以奖励为主,惩戒为辅。家长要时刻牢记,奖惩不是目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改正不良习惯才是。

8.不拿孩子和别人比

有一种伤害叫“别人家的孩子”。很多父母希望通过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刺激自家孩子努力,我相信这些父母这样做的初衷肯定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往往得不到预期效果,反而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家长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有差异的,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家长要做的是发现孩子的长处,让孩子更加优秀;而不是拿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较,刺痛孩子的心。

9.能真诚向孩子道歉

每个人都会犯错,父母也不例外。当父母犯错后,能真诚向孩子道歉吗?勇于承认自己的过错,也是好父母必修的功课。父母面对错误时的表现,就是以后孩子面对错误的表现。父母面对错误恼羞成怒,孩子以后面对错误也会强词夺理;父母面对错误真诚道歉,孩子以后面对错误也会承担责任。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guancha/339118.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