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家校观察> 正文

如何跟孩子“谈钱”?

春节刚过,每个小朋友或多或少都收到了来自长辈的红包,少则几百,多则上万,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压岁钱该如何处置呢?是父母完全收缴,还是放手给孩子保管?

这个时代,孩子并不缺学历教育;但在成长过程中,财商教育最容易被家长忽视。我们该如何跟孩子谈钱呢?《校长来了》邀请了来自温州乐清市实验小学的薛岩强校长为您解答。

薛岩强校长是一位有着25年教龄的数学老师,儿子上小学六年级。

他认为,孩子作为家庭成员,有必要了解家庭的收入和经济情况,要把“钱”放上台面和孩子共同探讨和规划。

如何处理压岁钱?

1、给孩子话语权

压岁钱的金额超出了孩子自己管理的能力范围,但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完全收缴,而是应该共同管理。一般来说,在孩子上小学前,可由父母代管;上小学之后,家长可以跟孩子协商,来确定压岁钱的使用方向。一句话,要让孩子对钱有概念,前提是孩子手中要有钱。

2、帮孩子建立理财账户

薛校长回忆起自己童年,每年的压岁钱他都会存入“爸爸银行”。通过这种方式,他从小就建立起了理性消费和勤俭节约的习惯。同样,他把“爸爸银行”也传承给了自己的儿子。

薛校长和儿子商定,70%的压岁钱用于理财,可以购买保险或基金,20%作为学习经费,用来交学费、购买书籍。剩余的10%作为零花钱留给孩子独立支配,但钱不是一次性给,而是每个月分期定额给到孩子。

3、让孩子学会科学消费

薛校长说,定额定期地给孩子零花钱,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理财意识。如果孩子提出这个月的钱不够花,家长可以把下个月的零花钱先借给他,不过借钱要收取利息,同时建议孩子可以“延时消费”。比如这个玩具不是急着要的,我们可以攒够钱再买,这样也就不用向父母额外付利息借钱了。

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记账的习惯。一方面,便于监管零花钱的去向和开销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关注零花钱的额度是否适合。如果孩子的花销都是合理的,但是还是不够用,可以考虑提高额度。总之,孩子的钱要在父母管控下使用。

4、培养孩子健康的金钱观

在孩子使用金钱的过程当中,父母要经常引导孩子思考一个问题:金钱买不来什么?要让他知道,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它可以买到许多我们需要的东西,满足我们的物质欲望,但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你甚至买不来学业成绩。

跟孩子光明正大地谈钱

1、孩子要了解家庭经济

有的父母会说:“别乱花钱,省着点,我们家没钱!”也有父母说:“你只管好好学习,钱,你不用发愁”。薛校长指出,把孩子撇开来置身 “钱”外是不对的,父母应该跟孩子沟通家庭的收入和经济情况。

很多孩子对金钱没概念,父母就要和孩子一起去花钱。比如一起做旅行攻略,共同订酒店、车票、门票,带孩子逛超市等,让他了解物价。这种参与感,无形中也会促进孩子理解父母经营家庭生活的不易,是重要的成长体验。

2、谨慎使用打工赚钱

“洗碗3元,拖地5元”,小孩做家务,父母也要付钱?薛校长不赞同这种金钱激励法,他认为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为家庭付出属于份内事和义务;长期使用物质奖励,容易形成唯利是图的人格。

如果要孩子体验打工赚钱,可以让他摆地摊,或者去亲戚朋友家的工厂做工计件赚钱。孩子在真实环境下挣钱,更能感受劳动付出的辛苦、得到报酬的喜悦,同时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3、“身临其境”的财商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温州民间有经商的传统,薛岩强校长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它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乐清市实验小学的“自由大集市”就是师生们的一次尝试。

孩子们撰写商铺申请书,交到学校进行审核;自己去选商铺、交租金,不同位置的商铺价格不一样;然后,签订经营合同,拿到人生中的第一张营业执照,开始真正的经营。

财商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品质,有成本意识,懂得“量入而出”。正确的金钱观,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也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

一场生动的“自由大集市”,将复杂难懂的经济百态浓缩成小小的课程精华,提高了孩子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同学们通过“摆地摊”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并懂得感恩,这是道德教育;商铺做亏了,是挫折教育;整个做生意的过程非常辛苦,是劳动教育;培养正确的金钱观,是一种品行教育。

薛校长希望孩子们今日经营好商铺,明日经营好人生。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guancha/17013.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