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政策导读> 正文

云南省楚雄市打好“四张牌” 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助推脱贫攻坚

云南省楚雄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明确目标任务,直面问题、强化措施、压实责任、精准发力,打好“政策牌”“法律牌”“保障牌”“感情牌”,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应入尽入”、失辍学学生应返尽返。

行政控辍抓落实,打好“政策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和乡镇聚焦控辍保学,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系统“双线六长”责任和市乡村组“四级”责任,细化“政府劝回来,学校留下来”的措施,并成立乡镇主要领导负责的控辍保学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包保责任到人。结合学校实际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方案,明确学校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年级组(完小)和教师的工作职责,层层压实责任。切实落实好“一校一策”“一生一案”工作要求,针对辍学学生,详细了解原因,逐一建档,制定劝返措施,明确学校、年级(完小)、班级包保责任人,扎实开展劝返工作。采取集中补课、单独教学、集中编班等措施,通过家校共育、心理辅导干预、师生结对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劝返复学、返学学生分类安置教育等工作。开设音乐、美术、体育、劳动、实践、技能、活动等方面的课程,增强课程实用性和吸引力,关心关爱每一名复学返学学生,确保劝返一人、稳定一人。

依法控辍劝得回,打好“法律牌”。加强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好依法控辍保学各项举措,不断提高群众依法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控辍保学宣传月”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家长法律意识,督促家长主动送孩子上学。指导各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校会、班会、家长会、发放《致学生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政策,通过“千师访万家”活动,开展入户宣传动员,努力做到学生和家长人人接受家访、人人接受宣传教育。依托各乡镇下乡扶贫工作队、村委会等宣传教育法规和控辍保学工作。加大教育执法力度,严格执行《限期入学通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制度。

扶贫控辍留得住,打好“保障牌”。不断完善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出台《脱贫攻坚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和《脱贫摘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细化方案》,构建帮扶机制健全、帮扶对象全覆盖、工作清单明确的教育扶贫工作格局,助推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截至2020年底,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项目,资助学生17.9万余人次、资助金额5857万余元;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学生6966人次、资助金额684万余元;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1610人,贷款金额1200万余元,切实将国家的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出台《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劝返复学学生安置工作方案》,按照“一乡(镇)一案、一校一案、一生一策、一生一卡”原则,统筹做好劝返学生分类安置工作。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市教育体育局会同卫生健康、残联、民政、扶贫等部门,成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进行评估,结合监护人意见,提出恰当的安置方案,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全力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工作,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依托“走访问需”入户活动,对适龄儿童贫困家庭进行教育引导及宣传,确保人人能上学。

情感控辍学得好,打好“感情牌”。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和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特别是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合理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和活动内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校园成为师生的幸福家园。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学会学习,对有辍学倾向的学生及时开展心理疏导,消除辍学念头。实施“全面改薄”工程,改善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内部绿化美化,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打造优美和谐、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丰富课程内容,切实减轻课业负担,破解学生厌学问题。着力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水平,通过培训班、研讨班、访学等形式提升教师的育人艺术,切实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在校安心学习、成长成才。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zhengce/16590.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

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