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典型示范> 正文

横山区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为进一步深化各级各类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完善校园安全教育机制,全力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横山区教体局多举措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筑牢生命安全防护屏障。“1530”模式即要求学校利用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前1分钟、每周星期五放学前5分钟、双休日和节假日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该模式现已成为横山区中小学、幼儿园、培训机构安全教育的有力抓手。      

——狠抓落实,全面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全区各学校班主任和保育员均能坚持对学生、幼儿开展安全教育每日一提醒,并将提醒内容写在黑板右上角的固定位置,且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教育性;每周五下午放学前班主任和保育员会对学生和幼儿进行5分钟的安全教育,包括一周内安全情况小结;节假日、寒暑假放假前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或业务分管领导给学生上至少30分钟安全教育课。通过全面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实现用知识守护生命,真正把安全工作转移到预防上来。      

——明确职责,夯实安全教育责任。各学校把“1530”安全教育模式作为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手段,及时成立安全领导小组,从“制定计划、科学实施、考核总结”三个环节入手,全面规划、部署、指导和管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并依据学校特点、季节特点和安全事故发生规律,明确每周安全教育内容,做到安全教育人人参与,实现“1530”安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将班主任确定为学生“1530”安全教育的第一落实人,结合班级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常规安全教育,科任教师则负责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有关安全教育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备课、教学,真正让安全知识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学校将安全工作分解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工作环节,要求做到有学生的地方必须有老师监管,实现“防范安全无空人,管理安全无空档,安全教育无空地”的长效工作机制。      

——细化措施,全方位开展安全教育。为让学生拥有更专业的安全知识和更全面的安全防范意识,横山区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各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能力,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等时机,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制作手抄报、观看影片、知识讲座、开展征文比赛、安全逃生演练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多元化的安全教育形式把各项安全工作做细、做精、做实、做规范,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2021年以来,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对师生进行以防溺水、防踩踏、防欺凌和暴力、防诈骗、反邪教、禁毒、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防灾减灾为主题的生命安全教育和以防火、防暴恐、防震为主题的应急疏散演练590余次,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学宪法、讲宪法”活动380余场次,观看交通、消防、燃气安全等警示教育片580余次,制作安全教育主题绘画、手抄报、书法作品19000余件,切实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开展小手拉大手安全宣教活动,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汇报课、座谈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安全法规知识,形成校园安全保障合力。      

——加强监管,确保安全教育取得实效。各学校结合校情实际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出台“1530”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做到每个环节动作都有章可循。区教体局会组织专人不定期对各学校“1530”安全教育模式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对因工作开展不力、安全教育不到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以评促改,积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中,现有11所创建为省级“平安校园”,6所创建为市级“平安校园”,5所创建为区级“平安校园”,本年度还有2所正在创建省级“平安校园”,3所正在创建市级“平安校园”。通过“以评促建、以建促改”为手段的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切实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改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营造秩序良好、校风文明、思想健康、师生安全、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教书育人环境。      

横山区多举措,强管理,通过全面推行“1530”安全教育模式,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安全教育“润物细无声”,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为学生时刻敲响安全警钟,培养学生时时关注安全、时时防范风险的安全素养,真正做到警钟长鸣。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shifan/350897.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