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霞飞路小学积极探索家校社共育的适恰模式和有效途径,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健全学校育人体系,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整合多方教育力量,构建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家校社同向发力
助推育人“同频共振”
一是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构建和谐家校关系。寒亭区霞飞路小学通过民主推荐、选举、评聘等环节,成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依托建言献策、监督评议、沟通协调、协同共建等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家校沟通的有效方法,努力构建“双向互动,合作育人”家校沟通模式,构建和谐家校关系。
二是共建“家校社联系协会”,凝聚多方育人合力。学校联合家长、社区三方共建“家校社联系协会”,就学校发展规划和学校教育问题等广泛征求家长、社区、社会人士意见,让家庭、社区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来,努力塑造未成年人良好成长空间。组织教师走进家庭、社区,唤醒教育内在力量,提升家校共育合力。
三是开设“家校共育大讲堂”,提升家校共育水平。定期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举办“家校共育大讲堂”,围绕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家庭教育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家庭教育精准指导。不断拓展家校微信群与家委会钉钉群功能,为家长推送家教文章、教育知识、活动信息等内容,创新“线上+线下”家校共育新模式,不断延伸家校共育触角。
家校社三位一体
合力共谱“劳动乐章”
一是以学校为载体,丰富校内劳动教育活动。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全过程,推动劳动课程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学校成立多学科劳动教研组,探索研究将劳动课程融入其他学科的方式及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校资源、师资专长等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通过开展劳动主题班团队会、开辟校内“种植园”“责任田”“微农场”,组织开展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搭建校内多元劳动教育平台。
二是以家庭为单位,延伸劳动教育空间维度。着力打破劳动教育时间与空间限制,将学校劳动教育延伸至家庭,充分发挥家庭劳动教育的价值,以“三级家委会”为依托,广泛开展亲子劳动主题活动,并将洗碗、洗衣、扫地、烹饪、手工、整理等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融入家庭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热爱劳动的家风。
三是以社会为平台,拓展校外劳动实践体验。不断挖掘社会劳动教育资源,打造适合学生的校外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依托寒亭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劳动教育研究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开展社会课堂实践和劳动教育实践。联合团委、工会、消防救援等开展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区劳动等活动,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
家校社融合发展
共建共育“提质增效”
一是“校园体验+资源引进”,架起多元发展“立交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家长参加“校园一日体验”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班级教学、常规检查、校园活动等,并撰写体验感悟,鼓励家长对学校日常工作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建议等。同时聘请社会书画名家、手工艺人、社区工作人员、校外法治辅导员等组成社会讲师团队,开设“社会(社区)知识讲堂”“法治学堂”“书画名家进校园”“文化有传承”等主题课程,为学生讲解法治、书画、风筝、年画、卫生、非遗等方面知识,积极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二是“全员家访+线上访谈”,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建立学校全员家访制度,积极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校长、学校中层干部、班主任和教师认真做足功课,提前与家长约好时间,规划好家访路线,走进学生家庭,全面了解学生在家生活、学习状况,并对其生活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给出建议,促进家校教育形成合力。采用钉钉会议、微信直播的方式,每周开展一次线上家长访谈活动,定制个性化访问菜单,向年轻的家长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提高父母的家教水平。
三是“实践活动+研学旅行”,擦亮育人实效“新品牌”。学校将德行养成和劳动习惯养成融入家庭教育,根据需求完善家长育人指导功能,开展“德行养成公益课堂”“家训家风沙龙”等系列实践活动,并将“家长护学岗”“亲子共成长”等主题实践活动融入家庭教育。每学期家校共同规划亲子研学旅行,带领学生到未来体验中心、人工智能展馆、红色教育基地、历史人文场所等进行研学旅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