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家校共育> 最新动态> 正文

传承七千年稻香文化,劳动教育赋能“双减”

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七彩稻田课程”引领学生沉浸劳动教育实践体验

“七彩稻田课程”是余姚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发的特色实践课程,课程以“劳动教育”为核心,推动河姆渡稻作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生活”,将七千年的传统农耕文化与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有机衔接,让生产性劳动教育体验与学校育人精神内核高度统一。

一、七彩稻田课程的源起

面对“双减”,学校教育如何强化主阵地作用,如何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发展学生身心。通过劳动教育、沉浸劳动实践,让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时间、空间自由,这与“双减”政策不谋而合。

新时代劳动教育强调的是,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这正是以劳动为教育内容,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和分数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从知识到实践,从活动到课程,从课本到生活,在劳动中成长。

第二实验小学依据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积极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在开心农场的基础上,与河姆渡博物馆联合成立了一块研学田地(占地5亩),让学生在田间体验农业劳动,了解种植的常识,理解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论是田间种田、除草,还是收割、脱壳,把爱惜粮食主题教育与引导学生知农事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欢笑与汗水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秋收的快乐。

为此,学校融合办一所适合学生生长的理念,将河姆渡传统农耕文化课程核心定为“七彩稻田,追寻幸福成长的足迹”,研发了独具特色的“稻香课程”。“稻香”,源自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对粮食作物丰收的喜悦,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俭劳作意识,即“稻花香里说丰年”;“思”,意味了解、回味,学习七千年稻作文化知识;“苦”,意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传承河姆古渡稻作文化还要通过劳动教育、亲身实践并将知识应用于生活。

课程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把生活中天天碰到的吃饭浪费问题解决于实践之中,通过“七彩稻田”的文化传播和知识方法的普及,增强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养成珍惜粮食、热爱美食的习惯,自主改善生活方式和健康饮食行为,学习农业生产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勤劳、勤奋的良好品质。

二、在实践中习得传统农耕知识

七彩稻田课程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升身体素质。因此,学校一直将劳动教育作为“七彩稻田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课程以七彩稻田为引领,同时注重整体设计,五年级劳动教育生产类课程紧紧围绕“稻香课程”的内核开展。

学科层面有语文学科“传统诗词中的珍惜粮食经典”、音乐学科“唱给孩子的劳动歌曲”、体育学科“孩子必会的农业生产健康操”、美术学科“设计我们的七彩稻田”、科学学科“孩子必会的种子发芽实验”等,每个学科都将农耕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思想渗透其中。

在今年春播时节,学校为七彩稻田课程特聘专家邀请了余姚市种子种苗管理站副站长韩娟英研究员走近学校,为五年级段孩子带来了一场“耀世超级水稻,诉说稻香文化”农业科普知识。

5月17日下午,第二实验小学与明伟、松阳小学三地“互联网+同步课堂”综合实践活动研讨顺利开启。徐能杰老师引领实验二小503班的孩子明伟、松阳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共同开展了劳动教育课程《七彩稻田我种植》。徐老师从7000年历史的河姆渡遗址引入,引发学生思考一粒米的旅程。孩子们大胆猜测,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一场“头脑风暴”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悄悄孕育。随即,徐老师就学生提出的众多猜想,通过网红视频《一粒米的前世今生》展开印证。活动过程中,徐老师结合自然观察,围绕日常生活、生产,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形式,设计小学模块化、项目化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堂,让学生学习基本农耕工具的使用、稻田劳作,实实在在开展劳动技能学习与农作实践。同时注重三校学生间的互动,多次请对方小学的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徐老师利用我在河姆古渡有块田这一实际任务,引导学生们设计七彩稻田的种种可能,结合评价指标,推动活动设计求真务实。

三、让学生学会与先民进行对话

“七彩稻田课程”是以“让教育回归本真,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为引领的特色课程实践,并将课程文化与立德树人相结合,让课程具有学校特色和育人价值。学校希望学生学会珍惜粮食,学会与先民进行对话,能够通过所学进行沉浸式体验,通过在稻田里出力流汗,身体力行,深刻感受先民劳作的不易,粮食的可贵。

7月3日,学校组织五年级段的部分优秀学生举行一次有趣的亲子插秧活动,让学生在田间体验农业劳动,了解水稻种植的常识,理解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把爱惜粮食主题教育与引导学生知农事结合起来,让他们在欢笑与汗水中感受劳动的艰辛与秋收的快乐。

秋收时节,河姆渡博物馆传来消息,孩子们种植的七彩萌宝长大成熟了,已经进入丰收。于是11月10日,学校组织六年级段部分学生开展了稻田收割活动。 “身体要微微向前弯曲,两腿叉开,左手抓牢稻杆,右手握住镰刀,用力割水稻的底部,大家还要小心手指……”同学们在当地农民伯伯的指导下,走进稻田里体验农耕教育,通过看、闻、摸等方式感知水稻的特征。收割、搬运、脱粒……让孩子们通过直观的方式对水稻有了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体会到作物变成粮食的过程中农民所付出的艰辛。

柴利波校长介绍说,学校在开设七彩稻田课程之前曾专门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家长和学生的理念中,对七彩稻田认同度比较低。为此,学校2021年成立七彩稻田社团,同时成立由教师徐能杰牵头的“我和七彩稻田有个约会”劳动实践项目组,今年春夏在五年级段全面推广七彩稻田课程。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的融合实施,学生不仅学习感悟传统农耕文化、拓展视野,更锻炼了实践、分析、沟通能力,这是学校劳动教育、知行合一的成功案例。

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健体、润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他们创造色彩斑斓的童年,为走好有意义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在落实“减负”政策的过程中,实施好劳动教育,就是为孩子成长赋能,就是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赋能。

“饱食者当常忆袁隆平爷爷,我们会好好吃饭,节约每一粒粮食,珍惜每一片绿色,继承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做稻田里的‘追梦人’……”这一场特殊的七彩稻田之旅已经深深刻在了学生中心。

1、凡标注中国教育在线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教育在线及本文链接。
2、本文链接:http://hss.eol.cn/xinwen/351156.html
3、如果你希望被中国教育在线报道,请发邮件到jijiao@eol.cn告诉我们。
免责声明:

1、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投稿专区

jijiao@eol.cn

咨询老师

北京 高老师 010-62251201

四川 曹老师 028-85977504

投稿报道 院校登录